一、專家發言介紹
薛成 總工辦副主任
發言題目:《高海拔地區高性能混凝土實用問題探討》
薛成,教授級高工,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總工辦副主任。獲“中國科技年度創新先進人物”、“交通部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獲國家研發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國家專利技術14項、軟件著作權3項;獲國家級工法1項、省部級工法9項;交通部節能示范項目1項、中國交通行業優秀QC成果7項;創新成果獲得企業新紀錄12項,主持的項目獲省部級優質工程4項。發表論文30余篇。
王建功 總工
發言題目:《高海拔地區混凝土耐久性技術研究》
王建功,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交建西北區域青??偛靠偣こ處?。1994年畢業于重慶交通學院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專業。2013年7月至2016年10月,任中交二公局青?;ň庙椖緿J22標項目總工程師。主持編制的《高海拔寒區隧道拱墻保溫板安裝快速施工工法》榮獲青海省級科技成果獎。
陳干 項目經理
發言題目:《高原、高溫差地區高標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陳干,高級工程師,現任中交二公局青海牙同公路D標項目經理。 從事橋梁施工多年,先后修建湖北滬蓉西野三河特大橋、清江大橋,江西九江長江公路大橋、青海海黃大橋等工程。榮獲“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突出貢獻者”稱號和“第十四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創新集體”成員獎。多次榮獲省、部級工法、QC活動、項目管理成果等獎項。修建的九江長江公路大橋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國家優質工程獎。擔任青海牙同公路D標項目經理期間,海黃大橋連續兩年被評為樣板標桿工程。
甘杰忠 產品經理
發言題目:《無堿液體速凝劑在隧道工程中的應用》
甘杰忠,工程師,現任江蘇中鐵奧萊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2014年畢業于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江蘇中鐵奧萊特公司無堿液體速凝劑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負責人,奧萊特公司參與《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技術負責人。從事速凝劑研發、銷售、應用工作7年。先后參與深茂鐵路、黔張常鐵路、鄭萬鐵路、衢寧鐵路、福夏鐵路、興泉鐵路等國家工程建設。
陳華鑫 院長
發言題目:《低氣壓環境對引氣水泥砂漿工作性及微結構的影響研究》
陳華鑫,工學博士,教授,現任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交通鋪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交通運輸部創新團隊負責人,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06年獲長安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博士學位,交通運輸部重交通公路養護材料協同創新平臺理事及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建材聯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水泥協會特種水泥分會理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近年來主持科技部“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題“西部橋隧耐久性混凝土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題“高原復雜環境下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及工程示范”,國家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復合式路面應力吸收層研究”,此外主持參與其他省市項目30余項,大部分課題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完成的橋隧耐久性混凝土關鍵技術、復合路面應力吸收層技術、瀝青路面粘層材料技術等成果在陜西、青海、安徽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推廣應用。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40余篇;獲發明專利10余項。已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青海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安徽省交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
皇誠安 總經理
發言題目:《混凝土外加劑在高原地區的應用》
皇誠安,現任西寧不凍泉建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2001年青藏鐵路開工建設,為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奔赴青海省格爾木市為青藏鐵路格拉段供應混凝土外加劑。2003年創立西寧不凍泉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多年來在青藏高原的公路、鐵路、水電站工程建設中供應外加劑。2017年創立山西不凍泉建材有限公司。多次榮獲中國建材聯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優秀理事。
房建宏 研究員
發言題目:《鹽漬土地區混凝土耐腐蝕性研究》
房建宏,博士,研究員,現任青海省交通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多年凍土、濕陷性黃土、鹽漬土等特殊工程條件下道路建設與養護技術研究。先后主持或主要參與完成科研課題20余項:其中3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0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3項填補了國內空白。共有10多項成果榮獲國家或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先后在國內外期刊上公開發表《214國道不同路面形式下碎石護坡工程效果實測分析》等論文60余篇,并著有《鹽漬土微觀圖集》、《寒區巖土工程引論》、《多年凍土及鹽漬土地區公路工程技術》、《鹽湖地區公路修筑技術》等著作。
劉歡 技術部長
發言題目:《西藏地區外加劑使用及混凝土施工建議》
劉歡,工程師,現任石家莊市長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 技術部長。2008年畢業于武漢工程大學,2011年西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獲碩士研究生學位,2014年負責石家莊市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高摻石粉的混凝土外加劑研究》,2015-2016年期間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納米改性水泥基膠凝材料的制備與應用技術》 。
王育江 所長
發言題目:《高蒸發環境下混凝土的變形及裂縫控制》
王育江,高級工程師,現任江蘇蘇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水泥基材料裂縫控制技術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混凝土收縮裂縫相關的基礎理論、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97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科研課題10余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建材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江蘇省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
白永厚 項目總工
發言題目:《高原高海拔超長公路隧道施工難點及技術需求》
白永厚,高級工程師,公路、鐵路一級建造師?,F任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總工。參建了多條高速公路、鐵路建設。參與了中交公局最長鐵路隧道、穿越泥石流溝隧道的建設,獲得使用新型專利1項,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篇,參與編著出版書籍兩本,兩次獲得局科技進步先進個人,局優秀工程師等榮譽稱號?,F在正參與建設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長的公路隧道西藏S5線圭嘎拉隧道的建設。
劉榮進 研究員
發言題目:《混凝土內養護技術研究進展》
劉榮進 研究員,現就職于桂林理工大學。主要從事新型混凝土材料與工程特性研究,包括固體工業固廢建材資源化資源開發利用、新型建材功能特性與應用,在混凝土內養護技術、冶金渣化學改性方面有多年研究,并取得多項研究成果。近年來,主持和參與了30余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其中,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地廳級4項;作為技術骨干參與國家級項目7項、參與省部級、地廳級及橫向項目共18項。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錄8篇,中文核心10余篇。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廣西科技特別貢獻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湖北省成果推廣獎1項、廣西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其他獎項3項。申請發明專利22項。
佘偉 副教授
發言題目:《混凝土表層超疏水材料拓撲和化學設計》
余偉,博士,東南大學副教授, 東南大學纖維與纖維混凝土應用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工作:納米改性水泥基材料;輕質多孔無機材料;高與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多尺度計算機模擬。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后承擔 8 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先后獲得 2015 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2016 年建材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 SCI 論文 30 余篇。發明專利 10 余項,軟件著作權 2 項。
穆松 副所長
發言題目:《鹽漬土地區高耐久混凝土關鍵技術》
穆松,博士,高級工程師,現任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副所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等國家及省市級科研項目5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多項。獲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筑材料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二等獎1項等省部級獎勵5項?,F已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2篇,其中被SCI收錄6篇,EI收錄10篇。
主要參與了“北方濱海鹽漬土地區樁基混凝土的耐久性設計與關鍵防腐技術”重大應用技術課題,相應成果被施工單位中建二局認為“填補了國內超鹽漬土環境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空白”;硫酸鹽腐蝕研究成果已通過專家評審納入國家標準《既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評定》;研發混凝土新型表層強化材料,實現工程應用與示范。
二、會議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
協辦單位:
長安大學
青海公路學會
三、會議時間和地點
報到時間:2018年9月15日
會議時間:2018年9月16日-17日
會議地點:西寧市青海海悅酒店
?。ㄎ鲗幨谐侵袇^長江路7號。前臺電話:0971-8218888)
四、會議議題
1.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果匯報
2.高原地區公路、機場等工程建設規劃
3.高原混凝土耐久性理論研究進展
4.高原典型工程橋隧、路面等施工經驗分享
5.高原混凝土施工用外加劑(防腐蝕劑、速凝劑、水分蒸發抑制劑、保水內養護劑等)技術和應用
6.工程參觀:西北最大跨徑黃河斜拉橋——青海海黃大橋